去年初就要求調薪
談判不該全盤讓步
但這幾年來,美國國務院發表的各國人權報告均指出,台灣主要人權問題包括外勞遭剝削,家事外勞無法享有基本工資,沒加班費、沒休假,每月1萬5840元薪資扣除仲介規費、高利貸與保險費後,實際薪資實在低的可憐。
凍漲18年的家事外勞加薪債務協商加定了,面對印菲越三國聯手,勞動部強調會堅守適用對象僅限新聘及期滿重聘外勞底線限,現聘家庭不受影響,但來源國怎可能就此滿足,談判時勢必要求新、舊一體適用,且已聘的家事外勞誰會希望薪水「一國兩制」,屆時難保不會趁機逃逸不認舊約,受影響的將是全台21萬已聘家事外勞的家庭。
再者,此次勞動部談判腹案,是以基本工資扣除膳宿費3000多元計算,加薪後大約17000元左右,但勞動部應考量的是,每月3000多元膳宿費換算下來,1天僅100元,根本與現實行情脫節,每負債整合月實際可以扣除的膳宿費應可以更高,如果加計這18年來的物價上漲因素,至少高於3000元,如此一來,勞動部應有足夠的談判籌碼,而不是全盤讓步。
新聞相關影音
為了擺脫剝削外勞惡名,勞動部已推動《家事勞工保障法》,但法案卡在行政院,根本緩不濟急,加上印尼政府多次宣示,為了保障印尼勞工權益,2017年起將逐步停止對外輸出勞工,我國要開拓外勞來源國沒那麼容易,唯一的辦法只剩調薪。
印菲越逼漲 勞動部無力招架
早在去年勞動部就有意調整家事外勞薪資,也跟外勞來源國談得差不多了,但隨著前勞動部長潘世偉因緋聞案黯然下台,調薪政策被迫擱置。
今年7月,印、菲、越聯手要求調薪,迫使勞動部不得不正視問題嚴重性,但勞動部談判過程無論怎麼軟硬兼施,包括「不改善就凍結印勞」、「總統大選後再議」,對方根本不為所動;8月底各國多邊會談談判結果,勞動部能守住多少,仍有變數。
中國時報【潘杏惠╱特稿】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印菲越逼漲-勞動部無力招架-215005572債務協商.html
房屋貸款